石元奇,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上海隧道機械制造分公司副總工程師。擔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優秀技術帶頭人、專家庫科技專家。工作至今,主持科研項目60多項,獲發明專利37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7項,發表專業論文12篇,先后培養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12名,被上海工匠創新工作室等團隊聘為優秀導師和專家顧問。
21年來,石元奇以“知行合一”的匠心精神扎根地下隧道工程盾構裝備研發事業,歷經大小百余條隧道工程建設,在隧道掘進裝備研發、風險控制和各類設備故障處理等方面獨具匠心。承擔十一五國家863計劃《泥水平衡盾構關鍵技術與樣機研制》項目研制、《大直徑泥水盾構消化吸收與設計》等60余項科研項目。其中,作為鄭州市穿越中州大道工程矩形掘進機的總體設計,帶領團隊完成了10.4m×7.5m世界上最大全斷面切削矩形頂管掘進機的研制,填補了國內空白;作為11.83m×7.27m類矩形盾構的總體設計,首創了世界上最大的類矩形盾構掘進機,并獲得中國工業國際博覽會金獎等榮譽。
近年來,隨著地下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采用暗挖施工地下通道的隧道工程日漸增多。因矩形隧道斷面利用率大、覆土淺、施工成本低等優點,廣受社會的關注和認可。
上海市軌道交通14號線靜安寺站工程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由于靜安寺站交通繁忙、管線眾多,高架下凈空只有10m,并存在著地下墻、基坑開挖等低凈空施工難題。因此,14號線靜安寺站過高架區域需要采取暗挖的施工工藝,以減少管線搬遷,避免道路翻交。石元奇作為該工程矩形頂管掘進機的總設計師,應對靜安寺及穿越延安路高架對環境的高要求,研制了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控制、掘進機健康狀態實時預警及控制功能的9.93m×8.73m矩形頂管掘進機。該頂管在保證地面道路暢通的情況下,能在地下先后施工呈“品”字型3條矩形隧道,一次性建成地鐵車站。
中國智造“盾構夢”是石元奇長期奮斗的目標,他始終堅信“知行合一”就是創造未來的動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