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
中鐵十六局首席盾構專家吳煊鵬
今年年五一勞動節,中鐵十六局集團公司首席盾構專家、副總工程師吳煊鵬同志榮獲首都勞動獎章光榮稱號,對于這位在地鐵和鐵路隧道施工第一線艱苦奮斗,默默耕耘并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專家,可謂是名至實歸。
1976年2月吳煊鵬入伍在鐵道兵十一師五十三團機械連從事鐵路施工,1983年7月從鐵道兵工程學院機械系畢業后,回到了中鐵十六局集團工作至今(1984年1月鐵道兵十一師兵改工)。經過20多年的鐵路機械化施工經驗積累和實踐,2001年任中鐵十六局軌道公司副總經理,開始了他在地鐵和盾構隧道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的職業生涯。他兢兢業業,刻苦研究地鐵和盾構隧道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方法,解決了地鐵和盾構隧道施工過程的許多重大技術難題。早在2001年,他擔任中國鐵建第一個盾構工程的項目負責人之后,就帶領技術人員,在缺資料少經驗的環境下,刻苦研究盾構技術,最先在國內成功應用通用楔形管片技術、惰性漿液管片注漿技術;積極開展盾構機刀盤、螺旋輸送機再制造;2002年,他領導的施工團隊取得第一個盾構施工全國新紀錄。2005年兼任集團公司技術副總工程師以來,一直在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施工一線從事技術指導工作,其中有西氣東輸穿越黃河泥水頂管工程;南水北調中線穿越黃河隧洞盾構工程;蘭州軌道交通穿越黃河盾構工程;北京地下直徑線、天津地下直徑線隧道、天津塘沽解放路隧道大直徑泥水盾構鐵路隧道工程;珠三角城際鐵路盾構隧道;北京市、深圳市、昆明市、廣州市、杭州市、天津市、南昌市等各地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等工程項目。尤其在城市地鐵隧道盾構穿越鐵路火車站和建筑物、越江過河等風險防控及盾構工程搶險方面,他積累并總結了大量的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并把這些經驗和成果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傳授和培訓。他嚴格要求盾構現場施工人員要有風險可控的意識,在可控的風險當中做到胸中有數、有條不紊、防患未然。并總結了盾構施工過程中遇到地質風險、設備風險、設計風險、環境風險時如何正確處理的方法和技術,在他的指導下,成功地防范及處理了很多盾構施工風險,為盾構安全施工作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來,他還負責了北京鐵路地下直徑線前期科研項目、參與了南京長江隧道、廣深港獅子洋隧道等國內許多重大工程盾構隧道的施工技術指導和專家咨詢活動,長期活躍在國內盾構技術的前沿。
由于他的杰出工作表現和貢獻,他曾先后獲得集團優秀黨員、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多次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其它科技進步獎項;2012年又獲得詹天佑科技成就專項獎;
北京盾構工程協會成立后,吳煊鵬兼任協會副理事長之職,這是一個沒有報酬公益性的的職務。但他任職以來,他集團工作的十分繁忙的情況下,積極參與協會的各項工作,主編了《中國盾構工程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在2015年協會組織的《中國盾構產業發展現狀》的大型調研活動中,主持編寫了《調研大綱》并積極參與調研和調研報告的分析總結,并在調研的基礎上主持編寫《中國盾構工程科技進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