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盾構工程技術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來源:人民鐵道網 作者:吳煊鵬 朱國才
人民鐵道網訊(通訊員 吳煊鵬 朱國才)11月28日至29日,中國第四屆盾構工程技術學術研討暨復合地層盾構施工技術國際論壇會在廣州召開,本屆會議以創新、安全、智能為主題,由北京盾構工程協會、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設基礎設施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全國盾構工程領域的企業、研究院所和大專院校科技工作者共 600 多人出席會議。國際隧道協會為本次會議與論壇指導單位。
會議由代表盾構領域最高水平的院士、學者、教授與企業專家就水下盾構隧道、超大直徑盾構的設計與風險管控,復合地層盾構技術,盾構技術應用創新,盾構信息化,盾構智造,一帶一路走出國門及國外盾構工程實踐等方面進行了高層次的交流。這次會議與論壇展示了復合地層盾構技術、水下隧道與大直徑盾構技術的最新成果,促進了我國盾構行業間的交流,引領我國盾構技術不斷創新,為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研究制造盾構機走出國門創造了良好條件。
大會期間的1000平方米的展廳里從盾構法地鐵施工技術壁壘的攻克到穿江越海的隧道建設創新成果琳瑯滿目;從大國重器的發展到盾構機國產化進程,中國制造揚我國威成為了展廳的主旋律;盾構機再制造產業的興起,推動了主要零部件國產化發展。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廣東華隧土壓泥水雙模盾構機中鐵323號施工現場、廣州地鐵18和22號線復雜地層盾構施工現場、工業摩擦潤滑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橡膠密封工程技術中心。
會議論文集在60多篇論文中通過專家評選與無記名投票結合的方式,甄選出10篇優秀論文并進行頒獎。
廣州是中國盾構技術應用最早的城市之一,在中國盾構技術創新中走在前列。以盾構技術領軍人竺維彬為代表的廣州盾構技術界,針對廣州地質難點,提出了復合地層的概念,創新發展了復合地層盾構施工技術,發明了衡盾泥盾構新材料,有效的解決了華南地區盾構施工的難點。廣州也是世界最大直徑盾構出產地,雙模盾構、冷凍刀盤、盾構鋼套筒、預裂爆破等專利技術的發明地。廣州為中國盾構技術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盾構機被稱為中國的大國重器,盾構法隧道工程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工法之一。據北京盾構工程協會秘書長阮霞介紹說:“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公路鐵路建設、水利與地下管廊建設、石油管線、地下空間開發及穿越江河湖海隧道工程的快速發展,盾構法施工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全國在用各類型號的盾構機已經達到2350臺(套),國產盾構機占有市場量己達85%以上,并出口多個國家,由盾構機制造與盾構機再制造創新研發設計、施工及監理、盾構技術服務等產業的有機鏈接,已經在我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跨學科、跨專業、跨行業的新型行業——盾構工程行業。現在我國無論在盾構設備制造的數量還是盾構施工的工程技術水平都已名列世界首位,成為國際上公認的盾構大國。我們還將繼續努力使我國成為盾構強國而努力開拓前進。”
七年來,中國盾構工程技術學術研討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為全國培養了一大批盾構優秀人才,也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培養了一批高端優秀技術人才。推廣新技術,新成果,管控盾構工程施工風險,并為廣大盾構技術人員提供“交流學習、拓展視野”的良好機會,為培養年輕的中國盾構科技管理人員提供了良好平臺。
據悉,北京盾構工程協會是在國內唯一以盾構工程命名、北京市民政局注冊的地方一級行業協會,也是中國盾構工程領域影響力最大、最權威的學術交流機構。
編輯: 唐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