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聯合,致力綠色循環經濟
2017-08-30 城軌簡訊
近年來,綠色循環經濟頻頻霸占熒屏。在“十三五”規劃中,“綠色發展”被多次提及。中央也明確提出,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支持發展再制造。再制造也被列入了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的重點領域。
8月30日,集團公司與鐵建重工,北京盾構工程協會在公司機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盾構機再制造。咱可以說是實實在在地“蹭”了一下熱點。
公司黨委書記趙東華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和對盾構管理模式的探索。他指出,“十三五”以來,國家號召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并將再制造納入重點領域,為三方提供了合作機遇;城軌公司將以此次簽約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深化三方的交流合作,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小紅在講話中提到,“十三五”以來,全國以軌道交通建設為主的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建設方興未艾,城市綜合管廊、電力水利隧道、公路鐵路隧道等采用盾構法施工的項目逐漸增多,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三方的合作有著廣闊的前景。他指出,中鐵十一局集團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積極構筑“誠信互助、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為三方戰略合作、互利共贏邁向持續、深入發展的方向作出不懈努力。
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現場
觀看公司宣傳片
鐵建重工總經理程永亮在講話中回顧了鐵建重工與集團公司的歷史淵源,簡要介紹了鐵建重工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業績。他指出,2015年,全國軌道交通里程已超過3000公里,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末預計達到7000公里,市場規模超萬億級,盾構機需求巨大。此次三方攜手,旨在進一步分食這塊“大蛋糕”。
北京盾構工程協會副理事長樂貴平表示,盾構機再制造基地建成后,將成為華中地區首個盾構機再制造技術研究中心,建立盾構制造企業與施工企業間的良好合作機制,促進綠色制造、循環經濟的發展,對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簽約儀式
北京盾構工程協會榮譽理事長,中華全國總工會原黨委副書記、副主席楊興富講話
楊興富在講話中指出此次簽約可以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他指出,盾構機再制造市場前景廣闊,三方要抓住時機、乘勢而上,形成先發優勢,助力中國由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合影留念
簽約完成后,合作方參觀了公司企業文化展廳,對公司的發展歷史、企業榮譽、施工業績、技術實力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后,三方將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合作↓:
1隧道施工市場開拓
將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實現隧道施工市場、行業政策等信息共享
2盾構機制造與再制造研究
依托自身的施工優勢、鐵建重工的技術優勢、北京盾構工程協會的平臺優勢,公司將在武漢建立高端裝備再制造基地,對達到使用壽命的盾構機進行再制造,承接武漢及周邊地區的盾構機再制造業務,解決盾構機閑置和超期服役的問題。
3建立盾構人員培訓基地
在武漢共同組建盾構人員培訓基地,培養專業盾構技術人才。后期將開展不同地質條件、不同設備性能的專業培訓,新員工崗前培訓等多元化培訓工作
4盾構大數據應用
三方將共同組建盾構大數據云平臺;共同開發盾構機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盾構施工遠程管理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統
盾構機再制造基地鳥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