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施工順利 盾構機已經掘進600多米
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工程,全長53.64公里,線路將穿越西礦街、迎澤西大街等多條道路及地鐵線路。為降低交通影響,該工程采用盾構法,引入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最大直徑復合土壓平衡盾構機“麒麟號”進行施工。
鐵路隧道經常采用盾構法施工嗎?西南環線工程線路有多長?建成后,主要有哪些用途?5月31日,記者實地探訪施工現場了解到,經過5個月的緊張施工,“麒麟號”已經順利掘進600余米,鐵路隧道為單線雙向。
東晉隧道全長4981米
5月31日上午,在位于玉門河南沿岸附近的西南環線施工現場,正前方,兩臺承重能力達450噸的龍門吊正在向隧道內運輸物資;西側,掘進時挖出的渣土被整體苫蓋。
從西南環線盾構項目的入口進入地下隧道,記者看到,隧道口上方掛著有“全國首臺自主研發最大直徑復合土壓平衡盾構機、全國鐵路施工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全國首例超長復合地層土壓盾構施工隧道”字樣的標語。
中鐵六局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盾構項目部的盾構工區隊長魏巍介紹,工程于去年12月底開工,施工的隧道建成后是單線雙向,也就是說,地下將鋪設兩條平行的鐵軌,可同時容納兩列火車行駛。中鐵六局承擔著西南環線的東晉隧道施工,該隧道全長4981米,其中盾構區間為4850米。
已掘進600余米
在隧道洞口,隧道頂部有一條粗大的黃色塑膠管,一頭延伸至隧道內,另一頭露在洞口外。魏巍介紹,黃色的是通風管道,可以一刻不停地為隧道內換氣通風。
目前,“麒麟號”向前運行600余米,施工現場可以看到隧道的雛形。隧道內壁已經拼裝了扇形管片。魏巍介紹,“麒麟號”盾構機掘進時,會同步在隧道內拼裝一圈預制管片,形成隧道的“內立面”。這些扇形管片,每個厚度為55厘米,比地鐵隧道的管片略厚一些。每9塊管片為一組,可以拼出一個圓管形,支撐著隧道四周的泥土和水,避免土層塌方。
據介紹,這條隧道,南北走向,最淺處頂部距離地面8米,最深處24米。
工程將下穿多條街道
采用盾構機挖掘隧道將可最大限度地緩解交通壓力,“‘麒麟號’是目前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最大直徑復合土壓平衡盾構機,刀盤直徑12.14米,約有4層樓高,挖出的隧道內直徑為10.6米,外徑為11.7米。”魏巍介紹,與地鐵2號線采用的盾構機比,二者相差一倍,“麒麟號”不僅直徑大,而且還很長。目前“麒麟號”已經順利掘進300余環,每環長度為2米。
鐵路采用盾構技術,一般用于山體隧道施工,在城市里較為少見。“這條線路途經太原市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小店區以及晉中市,并兩次跨越汾河。線路沿線既有東晉支線鐵路方向向南敷設,將穿越規劃的地鐵1號線、3號線,依次下穿西礦街、迎澤西大街、虎峪河、九院沙河、西中環、光華街、大井峪街、長風西街。”魏巍介紹。
建成后將與原有線路對接
太原鐵路樞紐新建西南環線由鐵道部和太原市合資建設,起點是西山支線汾河站,終點是太中銀線北六堡站,正線全長53.64公里。西南環線建成后,將與原有線路對接形成太原環城鐵路。
環城鐵路與地鐵配合,可共同構成完善的軌道交通網絡,不僅增加了鐵路運輸組織的機動靈活性,實現客貨分流,還將隨著石太客專的開通、太中銀線的引入、太原南站的建成,極大緩和太原北至榆次區之間運營能力緊張的局面,減少對城市中心生活的干擾,對未來連接主城、新城、晉陽生態區和城北工業組團以及晉中市榆次區,及發展市郊客運都有重大意義。
沿隧道由北往南走,四周感覺越來越悶熱。隧道內,地面已經鋪設好“口”字形預制件。魏巍介紹,“麒麟號”盾構出的隧道是個標準的圓環,下端直接鋪設這種預制件,后期,上面澆筑后再鋪設鐵軌。在盾構機最前端,由于采取完全密閉施工,現場沒有揚塵。“掘進時產生的渣土通過一條黑色的傳送皮帶運送出去,這樣不僅污染小還很安全。”魏巍說。
目前,中鐵六局承擔的盾構隧道作業,預計明年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