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世界軌道交通》雜志2015-01期
在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中國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已經由2000年的3座(北京、上海、廣州)上升至2014年的22座,而且,據本刊記者初步統計,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總里程已經超過3000公里(包含地鐵、有軌電車等),地鐵線路總計88條。其中,僅2014年,中國就有13個城市開通了城市軌道交通新線(長沙、寧波、無錫為首次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和增長最快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場。在2015年即將到來的這個重要時間節點上,盤點中國城市軌道交通2014年發展的成果,總結2014年的經驗教訓,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2014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
2014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勢頭依然強勁。據本刊記者統計,2014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里程的城市有16個,里程共計386公里;其中有13個城市為新增加線路,里程共計366公里。其中長沙、寧波、無錫三座城市于2014年開通首條地鐵,開啟了城市發展"地鐵新時代"。
南京的95.4公里的里程中包含S1線一期35.8公里、S8號線一期45.2公里。
通過對比2013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發現,2014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線開通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但比2013年略有下降(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2013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營業里程為460公里)。
2015年中國城軌交通開通線路預判
經過多年的發展,2015年將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一個高峰。據初步統計,青島、福州、南昌、東莞等四個城市將于2015年開通新的線路,與前幾年增長幅度相當,進一步證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持續與穩健。
可以肯定的是,201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大。首先,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進一步呈現密集態勢,城市軌道交通也將利用市域快軌的形式向城市外圍延伸,形成更大的網絡化格局;其次,已經建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在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其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而且,二線城市將面臨著地鐵和其他制式軌道交通共同發展的格局,這無疑將會帶動整個產業的多樣化發展,為中國城市增添更多魅力;第三,在中小城市,由于經濟發展規模和城市人口的限制,有軌電車這種新型的軌道交通形勢預計將會在中小城市有著更大的作為。
根據本刊記者統計,到2015年年底,中國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將達到30個,其中有19座城市在2015年將開通新線路或者在以前開通線路基礎上增加延長線,共計里程約為 750公里(見表二),年開通里程達到歷史之最。這一方面表明,在前幾年城市軌道交通大力發展的基礎之上,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將在未來2-3年內呈現一次開通的高峰,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另外,需要重點指出的是,2016年深圳地鐵三期工程將集體開通,一次性通車里程將達到170公里左右,這也將創下中國單個城市一次性開通里程的最高紀錄。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表格中絕大部分為地鐵制式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而甚少有軌電車和市域快軌這兩種廣泛關注的軌道交通制式。一方面是因為現代有軌電車這種新的軌道交通制式審批權下放在各個城市,因此,統計起來相對困難;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城市的市域快軌將利用現有的干線鐵路進行改造而成,而且集中在一線大城市,因此,統計起來也相對困難。
可以說,201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將迎來一次線路開通的高潮,屆時,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將達到約3500公里左右的規模。另外,隨著濟南、洛陽、呼和浩特、西寧、泉州、宜昌、中山、邯鄲、九江、揚州等數十座城市的軌道交通規劃的審批或編制進展加快,2015年及未來幾年內,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產業依然會保持一個平穩發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