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深江鐵路SJSG-3標“領航號”(深江4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這是自“領航號”盾構機首件吊裝下井后的又一節點,標志著該項目盾構施工吊裝重大部件工程已全部完成,組裝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掘進奠定堅實基礎。
盾構機刀盤下井
此次吊裝的“領航號”盾構機刀盤直徑達12.85米,總重近355噸,刀盤開口率40%。刀盤吊裝具有自重大、旋轉幅度大、場地狹小、作業難度大等特點,是整個盾構機吊裝作業的關鍵環節,也是吊裝過程中難度最高、危險系數最大的一項工序。
“領航號”盾構機刀盤采用分塊運輸至現場焊接方式,歷時21天完成拼裝焊接。為確保此次盾構刀盤順利下井,項目部提前籌劃、精心組織,多次進行專項研究,對組裝方案、刀盤焊接探傷標準、刀盤翻身吊裝方案等進行了詳細討論,編制完善施工組織方案和應急預案,邀請業內多位知名專家對盾構機吊裝方案進行審查,最終確定采用超聲波探傷和磁粉探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面探傷試驗,并專門修建刀盤總裝中心以創造良好的焊接條件,確保刀盤焊接質量的安全可靠性,最大程度保證焊接精度、吊裝安全、組裝流暢及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
盾構機刀盤下井
在吊裝過程中,項目部利用一臺1000噸主吊機及一臺400噸輔吊機密切配合,將“領航號”盾構機刀盤緩緩從地面吊起,完成“翻身”動作,準確吊運至預定安裝位置。刀盤下井定位安裝完成后,項目部將開始管線連接、各系統空載試驗和整機聯調聯試等后續工作,并盡快實現盾構始發。該“領航號”盾構機運用可伸縮主驅動、刀盤刀具磨損監測和溫度傳感器、土倉可視化和伸縮攝像頭、超前鉆注一體機、超前地質預報、轉載螺旋機、箱涵精調機器人等多項先進技術,將有效解決 “長距離、大埋深、高水壓”條件下刀具磨損更換難、淺覆土安全穿越等難題。
深江鐵路SJSG-3標管段長12.451公里,包含兩段盾構和一段礦山法施工,其中“領航號”盾構機負責施工的1號盾構區間長4566.4米,存在3段軟硬不均段落、6條斷裂帶和15段破碎帶,地質條件復雜、地表建筑物及管線眾多,施工中需要穿越京港澳高速公路、深惠城際鐵路、深圳地鐵5號線、15號線等12處危險性較大的風險源。線路所經過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生態環境好,環保要求高,安全管理嚴,是目前施工難度較大的隧道之一。
深江鐵路SJSG-3標管段
深江鐵路位于大灣區中心,不僅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珠三角地區主要跨江城際通道,線路起自深圳西麗站,止于江門站,正線全長116公里。項目建成后將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經濟圈半小時高鐵互聯互通,成為進一步強化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和廣東自貿區建設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