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湖北“工人先鋒號”、中鐵十一局武漢重裝公司盾構維修班組結束對DZ073盾構機維修再制造。這個班組成立不到兩年,已成為我國盾構裝備再制造、智能盾構設計制造等領域的金牌班組。
4月27日,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襄陽環線提速改造(內環)I項目跨襄陽北編組站大橋項目常務副經理曾理飛(右)在117米高的橋塔橫梁作業。
4月26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飛光纖光纜首席科學家熊壯左)在做科研。面對國家重大需求,他20年來潛心鉆研,在新型光纜設計、成套制造裝備研發、氣吹微管微纜集成技術等方面取得系列重大突破。
4月30日,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建三局一公司34歲的項目總工程師唐倩在武漢協和醫院質子醫學中心建設現場工作。讓工程早日竣工以及更多的腫瘤患者,是她的夢想。
4月27日,站在新款龍擎發動機面前,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十堰東風商用車動力總成事業部發動機試驗主任師劉壽毅(中)內心升騰自豪:“它就是我心中的中國龍。”
4月30日,武漢華星光電t3擴產項目建設現場,湖北省“工人先鋒號”、中建三局電子廠房事業部團隊成員。他們先后轉戰8省12市,承接26個大型電子潔凈廠房項目,被業界稱為光電速度“締造者”。
圖/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悅
4月28日,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工人先鋒號”等名單公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部分獲獎代表,感受在這個“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新時代,勞動者創新創造性工作,用勞動鑄就夢想、奮斗開創未來的故事。
1 4月30日晨,戴超和往常一樣,早早出現在武漢華星光電t3擴產項目建設現場。
4天前,這里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自開工以來僅用時164天,標志著項目目距年底投產又邁進堅實一步。
這是一場逐夢之旅。回望中建三局電子廠房事業部成立3年走過的路,戴超感慨不已。這個管理團隊由1人擴展到8人,平均年齡不到27歲,先后轉戰8省12市,承接26個大型電子潔凈廠房項目,總合約額超過300億元,為累計550萬平方米的施工作業面保駕護航,被業界稱為光電速度“締造者”。
2 逐夢,不問個人前程,而心系蒼生。“讓工程早日竣工,以惠及更多的月中瘤患者”,這是34歲項目總工程師唐倩的夢想。在武漢金銀湖畔,她所在的中建三局一公司正加緊承建華中地區首個“質子刀”項目--武漢協和醫院質子醫學中心。
這個項目的挑戰,是質子區墻體防止輻射,不能存在大于0.2毫米,即細過過頭發絲的貫穿性裂縫。為此,他們聘請權威專家反復試驗,調配出滿足防輻射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密度為3900千克/立方米,是普通混凝土的1.7倍。
3 家國情懷,是追夢奮斗底色。將個人夢想融入時代,匯入國家發展大局 夢想也就有了榮光。剛剛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熊壯,作為長飛光纖光纜首席科學家,面對國家重大需求,20年來潛心鉆研,在新型光纜設計、成套制造裝備研發、氣吹微管微纜集成技術等方面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成為國際線纜及連接方案技術大會(IWCS)執行委員會唯一中國籍委員,為推動我國光纖光纜技術躋身國際先進行列輸出中國智慧。
4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4月26日,中鐵一一局武漢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制造總廠車間,維修班組對DZ073盾構機進行維修再制造。這個班組成立不到兩年,高標準完成近70臺盾構機維修改制再制造,成功應用于武漢、杭州、廈門 沈陽、長沙等地鐵工程,成為盾構裝備再制造、智能盾構設計制造等領域的金牌班組。
5 這是心懷夢想、奮力追夢,凝聚同心筑夢的精神力量。4月27日,站在新新款龍擎發動機面前,十堰東風商用車動力總成事業部發動機試驗主任師劉壽毅內心升騰自豪:“它就是我心中的中國龍。”
自1969年第一臺EQ6100發動機下線,到龍擎動力成為中國自主動力品牌首首選,東風商用車在動力總成領域走出了一條漫長卻堅實的自主研發創新之路。
在這條路上,農民工出身的劉壽毅從一個普通裝配工到全國技術能手,在發發動機裝配、試驗工作崗位成長為驗“心”專家,28年青春無悔。
6 這是心懷夢想、奮力追夢,激發接續奮斗的責任擔當。4月27日,中鐵一局襄陽環線提速改造(內環)項目跨襄陽北編組站大橋現場,曾理飛在117米高的橋塔橫梁爬上爬下,忙個不停。
工作20年,曾理飛先后參與浙贛鐵路項目、襄胡鐵路項目、襄陽東高鐵站等國家重難點工程項目建設,但此次大橋建設依然不敢有絲毫懈怠。
跨襄陽北編組站大橋不僅是全線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重量齒輪齒車仇式轉體橋(3.2萬噸),面對涉鐵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等情況,身為項目常務副經理的曾理飛深感責任重大。他聯合多家科研單位開展轉體模型、風荷載模型、耐候鋼表面處理等試驗,不斷提升技術人員科技攻關能力,正全力為下一步進行的大橋轉體做好各項準備。
“我們都是追夢人/在今天/勇敢向未來報到/當明天/幸福向我們問好/最美的的風景是擁抱。"
做時代的追夢人,在陽光下奮力奔跑,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宣告。我們乘風破浪,舉目遠眺;我們心有力量,哪怕萬里路遙。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