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由北京盾構工程協會主辦、中鐵十五局集團承辦的《中國盾構黨員先鋒譜》出版座談會暨首發式在上海舉行。該書收錄了全國盾構行業100名共產黨員奮斗的成長事跡,是中國建筑業首部聚焦盾構領域的黨政讀物。目前,該書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龍,入地有盾構”,中國盾構輝煌成就的背后是數代中國盾構人,特別是黨員先鋒不畏艱險、攻堅克難、披荊斬棘的奮斗歷程。
“一部先鋒譜就是一段奮斗史!”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書記王醇晨表示,《中國盾構黨員先鋒譜》一書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她號召上海市建設交通系統的廣大黨員以盾構行業百名先鋒模范為榜樣,敢于向最好者學習、與最強者比拼、跟最快者賽跑、攜最優者同行。
座談會上,各界嘉賓、行業同仁、專家學者和先鋒模范一同圍繞如何踐行新發展理念,加速推動盾構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盾構黨員先鋒譜100人入選者,中鐵十五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黃昌富坦言:“20多年前,我國建筑業特別是地下空間領域‘卡脖子’現象屢見不鮮,使用的盾構機基本上都是外國產品”。經歷過那個艱難時代的他,參與締造并見證了中國盾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引進、跟隨到引領,最終崛起為一張嶄新的“中國名片”的全過程。展望未來,他表示,將持續聚焦前沿科技和關鍵技術研發,敢闖“無人區”,能啃“硬骨頭”,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形成中國盾構人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為引領全球建筑業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方案。
近年來,中國盾構人堅持自主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不斷將國產盾構機和盾構施工技術推陳出新、升級換代。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中國鐵建“京華號”16米超大直徑盾構機模型閃耀“高新技術展區”,吸睛無數,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不斷深度融合,助推制造業科技升級的典型樣本。“中國國產盾構機目前每年出廠臺數、擁有量、盾構隧道施工里程,都排名世界第一。”北京盾構工程協會理事長吳煊鵬說。
連接壯美山河、編織大地經緯,在中國盾構描繪交通畫卷,帶動經濟發展,助推中國建造向中國智造這一歷史跨越的背后,是無數從事地下空間建設者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由于行業特殊,20多年來,他們的事跡鮮為人知。在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主席嚴金秀看來,《中國盾構黨員先鋒譜》的發行,能讓世人全面了解中國盾構行業的發展,進一步走近這群常年活躍在“地下隱蔽戰線”的中國盾構人。
在《中國盾構黨員先鋒譜》一書中,可以看到這群默默奉獻盾構事業的建設者代表群像:他們中有全國和各省市的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各種先進榮譽獲得者,也有院士、大師、教授等行業專家學者。有的已經到耄耋之年,仍在盾構前沿發光發熱;新一代青年才俊,志向遠大,為我國盾構行業持續發展拼搏奮進。
“這一百名中國盾構黨員先鋒不僅具有大國工匠的精神、深厚的理論功底,也有俯身工程現場的品質、解決科技難題的能力、行業領軍的水平。” 國際院士聯合體主席,北京盾構工程協會創始人楊興富說。他作為《中國盾構黨員先鋒譜》一書的主編,十分感慨:“對歷史的銘記、對英雄的崇尚,是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作為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之作,他希望以此書的發行為契機,進一步在盾構行業弘揚正氣,掀起學習英雄、爭當先鋒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