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銳,男,浙江浦江人,高級工程師,2001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現任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總工,從事隧道及地下結構的設計和科研工作。擔任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惠城際設計總體及負債全線隧道及地下車站結構設計工作,地下段共計54km,包含10座地下車站,設計時速200km,地下工程采用明挖、礦山法和盾構法施工,號稱城際鐵路的地質和工法博物館,其中松山湖隧道全長38.841km,為目前國內城際鐵路最長隧道,東江隧道全長15.122km,為目前國內城際地鐵第二長隧道,也是下穿“東江第一隧”;負責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云機場段、琶洲支線施工圖審核項目;參與北京地鐵5號線、10號線、4號線、9號線,深圳地鐵5號線、3號線、7號線、9號線、14號線、16號線,廣州地鐵2、8號線等地鐵線設計;負責國內第一條LNG工藝隧道深圳中海油LNG工藝氣密隧道設計;負債南沙明珠灣沉管隧道咨詢等項目;負責《上覆軟土下臥風化巖地區基坑開挖與隧道近距離下穿對鄰近高層建筑物的影響及施工控制措施研究》、 《城際軌道松山湖隧道設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深圳LNG工藝隧道防水氣密性研究》等科研項目。
發表了《地鐵渡線段大斷面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研究》、《地鐵渡線段不等跨暗挖隧道施工方法有限元分析》、《玻璃纖維筋在地下連續墻中的應用》、《地鐵區間暗挖大斷面下穿雨水管變形影響預測分析》、《莞惠城際鐵路明挖隧道下穿廣深高速公路橋梁設計階段風險評估研究》、《城際鐵路隧道下穿機場滑行道方案探討》等論文,參編《富水復雜地質淺埋暗挖隧道修建技術》(人民交通出版社),參與和主持的設計項目先后獲得鐵道部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股份公司優秀設計一等獎和二等獎各兩項,取得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項。